饶平县新丰镇三中村: 美丽乡村“面子”变美 文明家园“里子”变实
早晨7时许,面子饶平县新丰镇三中村文化广场上,饶平伴随着阵阵音乐,县新乡村j9村民们甩手、丰镇扭腰、中村阔步,美丽跳着欢快的变美广场舞,用优美的文明舞姿跳出了文明乡村的美好生活。近年来,家园三中村注重文明乡风建设,面子提倡一家有难、饶平百家相帮,县新乡村弘扬尊老爱幼、丰镇互帮互助的中村传统美德。同时,美丽j9在外乡贤情系桑梓,积极捐资支持家乡道路建设、教育发展、风貌提升等,团结村民凝聚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三中村文化活动中心内,村民正弹奏乐曲,其乐融融。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新培 摄
走在三中村中,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溪流清澈见底,群众安居乐业,文明乡风扑面而来。近年来,三中村在乡贤的支持下,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集中力量美化村庄环境,拆除了原污染环境的彩瓷厂,建立村文化广场,改建公共卫生厕所,改造溪道及安装石栏,修缮晋荣楼,安装体育健身器材,铺筑石阶登山道,全面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扮靓美丽乡村。“村里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活也更加舒心。”望着村庄环境变好,村民刘姐乐呵呵地说。
“咱们村,是宝地;美家园,多甜蜜。爱国家,志不移;守条约,心牢记。遵章法,不违纪;宽待人,严律己……”在三中村的村道旁、宣传栏里,接地气的标语随处可见,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约出了乡村治理新机制,约出了乡风文明新气象,也约出了百姓幸福新生活。“我们积极倡导树立新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切实引导村民摒弃乱丢垃圾、违反交规等不文明行为。”三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文晓说,该村还奉行文明简约殡葬和婚俗新风,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尚,切实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程度。
脚步来到三中村文化活动中心,不时传来阵阵琴声和欢乐的笑声,令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倾听。循声而进,只见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有的弹着扬琴,有的拉着二胡,悠扬的乐曲弹奏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我们几乎每天都会一起弹弹琴,聊聊天,别提多高兴了。”今年75岁的村民刘金记告诉记者,随着村里文化设施日益齐全,村民参加文艺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强,也逐渐摒弃了打牌等陋习,在弹琴奏乐等活动中找到了精神依托,逐步改变了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村民文明素养、道德素质逐步提升。
临近中午,三中村的长者食堂也热闹了起来,饭堂内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扑鼻而来,志愿者们热情地为老人们分发碗筷,盛好餐食,老人们围桌而坐,边吃饭边话家常,气氛十分和谐融洽。据介绍,三中村及周边乡村有不少独居老人,由于他们年龄较大、身体不便等原因,做饭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大问题。为此,三中村、中联村动员社会爱心企业、慈善人士、志愿者出资出力,创办了长者食堂,免费为老人们提供午餐,让老年人群体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如今,三中村美丽乡村的“面子”越来越美,文明乡村的“里子”越来越实,村美人和的愿景正慢慢变成现实。刘文晓表示,接下来,三中村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进一步抓好农村文明建设。同时,通过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评选等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明之花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新培)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吴燕珊
- ·中国外贸发展韧性依然强劲
- ·熔炼团队 创造梦想
- ·《北纬网新媒体产品矩阵建设项目》获2017传媒创新合作项Top100 奖
- ·办理流程精简 企业减负明显
- ·中国驻朝鲜使领馆举行清明祭扫活动
- ·营造浓厚氛围 展示雅安魅力
- ·名山区召开蒙顶山茶产业提升行动专题研究会
- ·城管大讨论 徒步十公里
- ·航行警告!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海域执行军事任务
- ·2017川茶网购节在成都启动 我市18家茶企参与展销活动
- ·细化51项重点任务 明确行业分工和时间进度
- ·山体滑坡发生时的科学自救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定了!
- ·雅安1065处重点区域防汛责任人就位
- ·家住正黄附近的市民买茶买酒更方便了
- ·西门大桥提前解除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