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打骨折!三类人群特别注意防寒防冻!梅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掌上梅州讯近日,气温我市受寒潮影响,打骨气温骤降。折类注意九游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醒市民做好防护措施,人群敏感人群、特别有慢性基础疾病的防寒防冻人群和户外作业人员要特别注意防寒防冻。
国家疾控局日前发布的梅州《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提到,寒潮为高纬度的市疾冷空气大规模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控中天气活动。根据《冷空气等级》 GB/T 20484-2017的心专醒→标准,寒潮指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家提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气温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打骨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折类注意48小时、人群九游72小时内降温的日最低气温连续下降。
按照《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规定,寒潮预警信号从低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市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主任医师侯珊珊提醒广大市民,寒潮来临,要做好防护措施:
一是做好房屋保暖检查及保暖用品储备;
二是关注病原体特别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感染,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三是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时通风换气,使用取暖设备时应小心避免发生烫伤、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
四是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核心区域如头部、颈部、胸部、腹股沟,避免剧烈的户外体力活动,雨雪天气要注意防范意外伤害及事故发生。
同时,侯珊珊提到,寒潮期间有三类人群要格外小心。
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
第二类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
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寒潮来临时,以上三类人群应减少外出,外出时尽量避开早晚气温较低的时段,不宜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加强头部、胸腹部、足部的保暖。此外,老人应储备好急救药和一定量的常用药,一旦出现身体不适且症状持续无法缓解,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 ·梅平高速这场桌面推演,魔难快捷畅通秘籍!
-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主要清查数据成果
-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主要清查数据成果
- ·打造林下养殖产品品牌 发挥生态优势突破瓶颈制约
- ·今起,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
- ·讲党性 重品行 作表率 打造作风过硬组工队伍
- ·“新兴财富”激活高品质睁开“新引擎” 潮州逐渐强盛策略性新兴财富邦畿
- ·名山县公安局加强社会防控 提高群众见警率
- ·公交路线变更 站牌却未更新 市夷易近愿望尽快美满
- ·荥经县召开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信访维稳工作会
- ·荥经县召开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信访维稳工作会
- ·发挥优势做好库区后续发展工作
- ·残疾人也能考驾照!梅州交警激进C5驾驶证魔难营业
- ·加强源头治理 整治不规范经营行为
- ·全市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研讨会暨专委会理事年会在荥经县召开
- ·翻新维修高颐阙 让最美汉阙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