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19日电(记者王聿昊)19日,蛟龙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首次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搭载j9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外国第2潜次作业,这是科学“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8月19日,蛟龙号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与“蛟龙号”合影。首次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据傅文韬介绍,搭载当天的外国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山坡进行,重点对底栖生物和水体环境进行调查,科学观察拍摄了海底生物分布情况,家下采集到多个品种的潜作海参、海绵、蛟龙号j9冷水珊瑚以及底层海水、沉积物等样品。当日最大下潜深度为3333米,水下作业约6个小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完成下潜后,接受潜航员赵晟娅的泼水庆祝。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右)完成下潜后,与孟加拉国科学家阿卜杜勒·卡里姆在船上实验室交流深海生物样品采集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从事海洋生态保护研究的安德烈斯说,此次下潜是他最宝贵的人生经历,船上各个团队的成员都给予他大力支持。“中国的潜航员不仅精通潜水器驾驶,还是海洋生物专家,他们带领我辨认了很多海底生物,采集到长度近半米的海参等代表性样品,我们高效完成了科学目标。”
本航次境外首席科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表示,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是中外科学家携手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宝贵机会。大家来自不同国家,擅长海洋生物、地质、生态等不同领域,但都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了彼此的研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准备进舱,参与“蛟龙号”下潜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左)完成下潜后,与中国科学家在船上实验室处理下潜采集到的深海生物样品。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局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实施。中外科学家计划在西太平洋海域借助“蛟龙号”进行18次下潜作业,围绕海山这一深海典型生态系统和环境开展调查。
- ·DeepSeek升级!新V3模型中长篇文本写作升级,问答能力提升
- ·新政实施,梅州迎来首位70周岁以上驾考生!他考过了吗?
- ·梅州与汕尾第四轮陆地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顺利完成
- ·中冠联赛梅县赛区明日打响!梅县竞技首战厦门鹭岛队
- ·广州二手楼市现“小阳春”行情
- ·客都文化新地标,林风眠纪念馆今日落成开放!
- ·赶紧报名吧!梅州市“广东技工”电梯岗位职业技能大赛即将举行
- ·陈敏:大美!融合!故乡!传承!风眠先生是梅州的骄傲、客家的光荣
- ·粤桂劳务品牌“桂人到岗”“桂人到江”名目启动
- ·欢乐 精彩 高水平!第六届网络春晚梅县专场海选火热上演~
- ·古调越千年 “筝”心流客韵!专访梅州非遗项目客家筝传承人范永奋
- ·中冠联赛总决赛落幕!C位产生!总冠军还破了这项纪录...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1—2月潮州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 ·致敬先生!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展暨林风眠仿真画展开展
- ·老板变“带货主播” !在重庆,梅州特色农产品这样争“C位”
- ·丘成桐:让梅州蕉岭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