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丨“牛倌”夫妻扎根梅州“犇”未来
“如果我们这些学农的牛倌都不从事农业,那我们学农业就没有意义了。新视”“95后”硕士夫妻——山西籍的界丨AG超玩会赵嘉威和内蒙古籍的刘云秋去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夫妻机会,毅然来到梅县区梅南镇顺里村当起了“牛倌”,扎根成为我市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中的梅州一对,为乡村振兴作贡献。牛倌
赵嘉威和刘云秋在牛栏旁检查饲料,新视确保安格斯牛的界丨进食安全。
“你看这头牛的夫妻AG超玩会头一直低着,估计是扎根脱水了,再仔细观察一下,梅州准备治疗。牛倌”走进位于顺里村的新视梅州市广顺海食品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记者看到赵嘉威和刘云秋正在给牛检查身体,界丨配合得十分默契,牛舍里充满欢声笑语。“一开始觉得挺难的,担心光有理论知识养不好牛,但在导师的指导和我们的努力下知道怎么理论联系实际,今后也要多学习和总结才能提升自己,掌握更多技能。”赵嘉威说。
刘云秋拿着B超设备,一旁的赵嘉威将探头伸入母牛直肠内,检查是否妊娠。
赵嘉威、刘云秋和同事给牛犊进行颈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防止小牛脱水。
养殖有“肉中之王”美誉的安格斯牛,需要格外注意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在养殖过程中夫妻二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我是‘牛司令’,负责牛的营养配方和整场的管控,他是‘牛医生’,负责技术和人员培训,确保牛健康成长。”刘云秋告诉记者,“养牛确实挺辛苦的,但有了日常的相互陪伴,互相加油打气,我们俩都越干越有劲,也跟牛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赵嘉威正在对牛进行尾静脉抽血,用于检测某些疾病。
一心扑在事业上的赵嘉威和刘云秋以养殖场为家,吃住都在场里解决。“工作之余,我们会和同事打打台球和乒乓球,偶尔也打游戏或者看剧解解闷。”赵嘉威告诉记者,他早已习惯了每晚都要再去看看牛的情况,否则睡觉都不踏实。“看着牛一点点成长,心里挺有成就感的,所以面对空旷的田野并不会感到无聊。”刘云秋说。
闲暇时候,赵嘉威和刘云秋骑着电动车在牛场内“巡逻”,俨然一对“神雕侠侣”。
今年11月10日,赵嘉威和刘云秋领证结婚,真正意义上成为一对“牛倌夫妻”。“我们虽然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肉牛养殖中,但从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我们一定会有更‘牛’的未来。”赵嘉威誓要与妻子携手在养牛业闯出一番成绩。
赵嘉威和刘云秋于2021年11月10日在梅江区民政局登记领证,从情侣变成夫妻。
晚饭时间,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刘云秋和赵嘉威在饭桌上开心地聊天。
在“牛倌”夫妻以及养殖场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沉寂的乡村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养殖场存栏目前约有1000头牛,其中进口安格斯纯种种母牛310头、二代安格斯纯种牛约400头,预计至明年底可实现存栏2000头。“这份‘牛事业’是我们喜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会踏踏实实地干,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发挥所学所长推动梅州肉牛养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刘云秋告诉记者。
相关链接:
>> 山西小伙+内蒙古姑娘,硕士情侣到梅县当“牛倌”!养殖“肉中之王”安格斯牛
>> 时评丨乡村振兴呼唤更多“牛倌”深耕农村
文字:梅州日报记者 吴丽伶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吴腾江
实习生:钟雅莹
编辑:李舒宇
- ·“来雅安,享大熊猫式漫生活”
-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冲浪比赛燃情开赛
- ·港南区集中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超26亿元
- ·上半年我市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持续增长
-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644人
- ·广西夏粮(玉米薯类豆类)再获丰收 播种面积亩产总产量增幅分别居全国第8位、第4位、第6位
- ·港北区:干部下沉一线听诉求 用心用力解难题
- ·苏湾至东津疏港公路项目岑西村至东津路段基本完工
- ·埃及观光潜艇沉没事故已致6死21伤 遇难者均为俄罗斯籍
- ·桂平市加快推进木乐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
- ·“沉着冷静!发挥出色!”广西冲浪队主教练点赞冠军邓雪莹的精彩表现
- ·2023年贵港市道德讲堂总堂第6期开讲
- ·中国红十字会向缅甸地震灾区提供紧急人道援助
- ·全市承接自治区绩效考评指标推进工作调度会召开
- ·大藤峡工程单月发电量再创新高
- ·自治区妇联调研组到我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