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专业越来越自由 会不会“冷热”两极分化?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题:高校转专业越来越自由 会不会“冷热”两极分化?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今年,冷热大连理工大学、高校上海交通大学、转专AG超玩会入口武汉大学、业越越自由华中科技大学、两极汕头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宣布了更加灵活的分化本科转专业政策。
“自由转专业”在方便学生的冷热同时,对高校教学会产生哪些影响?高校是高校否会出现专业冷热不均的问题?“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转专业更加方便灵活
事实上,转专转专业政策早已有之。业越越自由
2018年,两极教育部出台的分化《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冷热选择权,高校鼓励学生跨学科、转专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转专业都设有一定门槛,如要求成绩排名、进行考核、AG超玩会入口限制人数等。相比以往,近年来不少高校都不同程度放宽转专业限制条件。
一些学校降低了转专业的门槛。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丹介绍,从2024级学生开始,学校院内专业自由选,转出学院不受限制。这意味着,今年考上武汉大学的所有大一新生,无论所报专业为何,都可在学院内部自由选择专业,转出学院也不再受到限制。
沈阳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刘文合说,沈阳农业大学对本科生转专业政策适时进行调整,转专业可申请比例由最初成绩专业排名前5%逐步调整为15%、70%,直至2020年以来的100%,并取消了有违纪处分及科目不及格的一票否决等限制条件。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琳说,学校放宽了转专业申请条件,不做任何成绩、专业的限制,完全自由申请。
部分高校扩大了转专业的范围。
上海交大称,学校本部和医学院之间可以互转。同济大学公布的2024本科招生政策亮点也提到,学校转专业政策坚持“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原则,享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等多重自由。从2022年起,复旦大学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之间转专业通道也已双向打通。
也有一些学校增加了转专业的机会。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招办主任周智皎介绍说,本科生入校后共享有4次申请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
刘文合说,学校转专业分为集中转专业和即时转专业两种方式。凡有特殊专长,或因疾病、参军入伍复学者,可在学籍注册四学期内申请即时转专业,其他情况均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集中进行。
为何放宽限制?
“经过半年多学习,我发现自己对入学时的专业不感兴趣。通过反复研究培养方案,感觉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兴趣浓厚,就申请了转专业。”沈阳农业大学2023级学生亓天卓说。今年,该校有258人成功转到自己心仪的专业。
“全国多所高校放宽转专业限制,反映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教育灵活性的重视。”吴丹说,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很多高校都在探索更加灵活的转专业政策。这也是对当前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响应,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对于为何放宽转专业限制,一些学校表示,提供转专业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与专业的最优匹配,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现,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部分选考科目和志愿方向存在矛盾的考生,放宽转专业限制也能带来更多选择机会。
汕头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苏俊枝说,今年广东高考几乎50%专业的录取条件都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有些学生因为没有选化学,就不能填报计算机、医学等专业。但汕大有3次转专业机会,转专业对选考科目没有要求,比如建筑学专业转到计算机专业,有物理成绩即可,不需要化学成绩。
为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系统推进“三个转变”:课程内容向多学科、国际化、行业融合转变,教学方式向新技术、新平台、新教学关系转变,教学评价向全链条、闭环式、多元化转变。
受访高校招办负责人认为,更加开放灵活的转专业政策,不仅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从长远看也利于学科发展,倒逼各专业完善培养方案,吸引并留住学生,形成良性循环。
会不会导致“冷热”分化?
由于不同专业的高考录取分数不尽相同,有声音担心,如果全面放开转专业,录取分低的专业转向录取分高的专业,是否有失公平。
对此有专家表示,可以通过政策措施加以规范引导。苏俊枝说,对于学生转出的门槛,汕头大学没有太多要求,但转入门槛有一定要求,如上一年或三个学期的绩点、综合表现、面试考核等。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申请转入专业的师资、实验条件、办学条件测算出当年可以接收多少个学生转专业,并相应设置一些条件。
湖北一位高校老师表示,支持“自由转专业”的同时,也担心学生申请转专业是受到所谓“好”专业、“热门”专业影响,而非从自身兴趣和能力特点出发。
对此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表示,通过多年探索,学校专业转入转出矛盾已经不突出。通过学校理性引导,也有学生考虑到就业、考研以及自己的兴趣,从大家眼中所谓的“热门”专业申请转至“冷门”专业。
“我们相信,真正的‘热门’源于内心的热爱,而非外界的追捧。”吴丹表示,转专业新政策出台后,学生转专业成功概率会有所上升,但预计上升比例在可承受范围内。前期的系列引导、介绍,有助于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兴趣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做出最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专业选择。
除扎堆“热门”专业外,学校管理也面临挑战。比如,一些被“冷落”专业的师资如何安置;一些受热捧的专业如何保证实验室、实验器材等资源的供给;学生的学分管理如何完善,如何评判最终是否满足毕业要求等。
广东一位高校老师坦言,当前不少高校提出零门槛转专业的政策,也有在考生填志愿阶段利好招生的考虑。但在现有高校资源配置情况下,完全自由转专业仍存现实困难。
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随着转专业政策逐步推开,热度将更趋于平衡。刘文合说,在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沈阳农业大学每年申请转专业人数总体保持稳定,并未出现大规模转入和转出的情况。
相关专家建议,高校宜进一步以信息公开方式保障转专业的公平公正。同时,对于一些学生转出数量过多的专业,要对其招生规模、教学内容等做出积极调整,提升培养质量。
为帮助转专业学生更快适应新专业,一些高校已开始从教学管理、培养方案等方面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规划,包括协调做好转专业学生的课程替代和学分转换工作,做好学籍变更和修业指导等,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专业的学习。(记者廖君、郑天虹、王莹、侯文坤)
- ·梅州市艰深高中语文主干教师研修班结业
- ·50个小记者站成立!“梅州日报小记者站”揭牌仪式在兴宁大坪镇中心小学举行
- ·阴雨寒冷天气到几时?梅州天气“剧透”在这...
- ·风雨二十载 常怀热忱心!他是2021年第三季度“梅州好人”吴立辉
- ·去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1.82万件案件 金额超2万亿元
- ·温馨&快乐!梅州日报社举办“魅力女性•快乐巾帼”妇女节活动
- ·梅州2集体4人受表彰!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议先后召开
- ·净利润同比增195.88%!嘉元科技2021年度业绩快报来了
- ·逐梦动身!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近2500名新生报到
- ·初心不改五十载 守正创新向未来!《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座谈会侧记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周股价六涨三跌!紫晶存储涨幅最大换手率最高,嘉元科技振幅最大
- ·阴雨寒冷天气到几时?梅州天气“剧透”在这...
- ·广东省巾帼油茶园,梅州+3!
- ·“园丁”学消防,筑牢校园“防火墙”!2022年梅州市“消防园丁”万名讲师大培训启动
- ·翰墨传情,丹青祝福!庆祝梅州日报创刊50周年书画作品欣赏②
- ·注意!梅州启动防冻IV级应急响应!
- ·梅州:“税务蓝”牵手“生态绿” 助企走好绿色可不断睁开道路
- ·“红伞伞”“白杆杆”中毒事件高发季!专家教你擦亮“火眼金睛”...
- ·塔牌集团截至2月底已回购1.83%股份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周股价六涨三跌!紫晶存储涨幅最大换手率最高,嘉元科技振幅最大
- ·西牛麻竹笋亮相农交会,清远英德笋企揽获推销定单
- ·梅州一案例入选一等奖!2021年度广东省社会工作优秀案例名单公示
- ·梅州1家旅行社上榜!广东省首批A级旅行社名单公布
- ·国家水利部授予高陂水利枢纽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单位
- ·顺遂报到!梅州市儿童福利院与绥化市儿童福利院之间一场“爱的接力”~
- ·肉菜价格啥变化?1月梅州CPI出炉!
- ·未来三天梅州雷雨清晰,留意提防强对于流!
- ·手作烘焙、新型手作、露营野餐...“新生代”催生梅州新业态,焕发消费新活力
- ·网络安全非儿戏!梅州举行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 ·阴雨寒冷天气到几时?梅州天气“剧透”在这...
- ·关爱“新”群体,凝聚“新”实力!这份建议书请查收
- ·“园丁”学消防,筑牢校园“防火墙”!2022年梅州市“消防园丁”万名讲师大培训启动
- ·推进诚信建设梅州在行动丨先达电业全面创建优质工程,连续18年获“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
- ·50个小记者站成立!“梅州日报小记者站”揭牌仪式在兴宁大坪镇中心小学举行
- ·爱心传递!广咨国内总体向灾区救济10万元
- ·塔牌集团业绩快报: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