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办学旧址 追溯红色血脉!中山大学校史寻迹活动走进梅州
掌上梅州讯 1月15日,探访中山大学校史寻迹活动走进梅州,办学来自中山大学的旧址j9近30名师生通过实地考察中山大学办学旧址,进一步挖掘梅州与中山大学的追溯中山走进历史渊源,充实校史研究内容。红色活动
在梅期间,血脉校史寻迹中山大学一行先后走访了位于梅江区的大学熊锐故居、大觉寺(中山大学理学院旧址)、梅州麟庆楼(岭南大学通讯处旧址)、探访金山顶(中山大学临时办事处旧址)、办学古洲村守成居(中山大学文学院旧址)等地。旧址j9每到一处,追溯中山走进师生们都驻足仔细观看,红色活动通过听取情况汇报、血脉校史寻迹与当地居民交流等方式,大学结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追溯红色血脉,深刻感悟中山大学历尽艰辛仍坚持办学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据悉,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全华南乃至国家文脉,中山大学先后转徙广西龙州、云南瀓江、广东坪石、梅县等地坚持办学,弦歌不辍。近年来,中山大学师生沿着当年的迁徙路线进行实地考察,以田野调查、文献搜集及口述访谈等方式挖掘、抢救大批资料,填补了该校校史研究的空缺。
“自建校起,中山大学就与梅州的渊源颇深。像首任校长邹鲁,中国近代革命烈士、中山大学筹建者之一的熊锐等等,都是梅州人。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中山大学迁校一事,得到梅州政界和广大梅州籍中大校友的高度关注和帮助。我们此行探访梅州,也是想让师生们铭记中山大学与梅州的鱼水情,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革命先辈不畏艰辛、奋斗不息的精神。”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哲学系教授徐俊忠说,此行令其最为感动的,就是看到熊锐故居修缮一新,并以展馆的形式,向世人揭开已被“尘封”多年的熊锐烈士事迹,以及抗战时期中山大学等华南大中学校的东迁兴学史。他表示,下来,中山大学将加强与梅州地区的沟通协作,共同寻找熊锐的后人,深入挖掘充实熊锐的历史资料,让红色基因得以传承。
“熊锐故居展馆包括熊锐生平事迹展陈馆、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梅州)展陈馆、中山大学与梅州展陈馆,为‘三合一’的展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熊锐故居展陈大纲编制团队领衔者曹天忠介绍,熊锐故居在展陈大纲设计上打破常规,采取了“点、面、源”的方式打造(点——以梅州为重点,面——将其与办学地区内容整合进来,源——追溯梅州与中山大学历史渊源)。此外,该馆依托华南教育历史研究基地建设,设立了学脉渊源、客家革命、战时迁徙、辗转粤东、复员广州五大单元板块,借助照片、档案、报刊、实物等丰富史料以及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之成为集历史展示、教育研学、多媒体互动、参观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纪念馆。他希望,未来能在梅州挖掘出更多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助力梅州打造红色文化研学基地,让华南研学品牌效应日渐凸显。
图文/梅州日报记者:吴海清
编辑:罗欢欢
- ·2025清明档新片总票房破7000万元
- ·10月10日起,梅城客都大道两座天桥封闭施工!为期2个月!
- ·216个小时,为67.86万返程车辆保驾护航!粤东汕梅高速突击队圆满完成支援任务
- ·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乡风!梅州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 ·揭秘!“汕尾三鲜”的鲜味明码
- ·旅港梅州乡贤陈泰元先生逝世,享年90岁
- ·10月10日起,梅城客都大道两座天桥封闭施工!为期2个月!
- ·梅城金价近期小幅波动,现在适合买入吗?记者走访多家金店、银行...
- ·年例植绿成新风气!广东开春掀起植树毁林热潮
- ·梅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8月实地调查测评结果出炉!来看4所满分学校的负责人分享成功经验
- ·参观变电站、观摩巡检机器人...梅州供电局这场主题教育活动有趣又有料!
- ·舌尖上的客家丨麦芽糖,香甜有嚼劲,是童年的味道没错了
- ·郑州一高校辅导员涉嫌诈骗学生学费?校方通报
- ·梅州这位“九指神匠”,获省“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残疾人公益赛铜奖!
- ·国庆梅州旅游市场“旺”!客都人家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500万元!
- ·梅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8月实地调查测评结果出炉!中学代表分享经验剖析问题